【铸魂强师 奋进有我】汉口学院优秀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事迹展播④
日期:2025-11-18  作者:党委宣传部 来源:总站  浏览量:1

编者按:为激励广大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汉口学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会议精神,学校特推出“【铸魂强师 奋进有我】汉口学院优秀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事迹展播”专栏。专栏将通过展示获奖教师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坚守教育初心、提升专业能力、强化“三风”建设、融入学校发展的生动实践,激励全体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为汉口学院的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一、王丹,中共党员,副教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职教师,汉口学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师德标兵”称号获得者。

王丹老师始终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将对党的忠诚融入教育事业,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王丹老师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她主讲的《数据结构》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并在第四届湖北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创下学校在该项赛事中的最佳成绩。王丹老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积极承担多项横向课题研究,并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她负责的湖北省新工科课程建设项目,以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接触到学科前沿知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近一年来,她独立完成1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参与4项相关课题研究,展现出卓越的教学能力。

同时,王丹老师倾注大量心血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精心组织学生备战,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她指导学生荣获蓝桥杯竞赛省级一等奖和国家级三等奖,连续两届获得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一等奖,以及大唐杯信息工程实践赛、湖北省物理竞赛等多个重要奖项。王丹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爱的教育,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二、许艳丽,中共党员,副教授,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汉口学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汉院好老师”称号获得者。

许艳丽老师始终牢记“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理念,坚守教育初心,多年来深耕课程思政,着力育人育才,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在课程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注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民族文化。她主讲含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内的4门专业课程,1门通识必修课程,2门全校通识选修课程。2024年5月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建设;主持并参与教学、科学研究项目近20余项,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多部,发表6篇核心等论文共20余篇。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艳丽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她在兼职担任江夏区大桥新区金樱社区的社区功能性党支部书记时,先后多次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志愿者,参与社区的消防安全宣导、居民医保知识宣讲等各项志愿者及党建服务活动,辅助社区完成各项党建、志愿者活动的组织与材料的统计上报工作。

她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德育建设和学风建设,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各项专业、学科竞赛活动,并指导学生做好个人学业与职业规划,为重点困难学生进行帮扶指导,提供实习就业岗位信息,引导学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今年,她带领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2024年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个人先后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证论文征集评奖国家级二等奖、湖北省优秀学生工作者及诸多校级奖项。

三、杨嫣,中共党员,副教授,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汉口学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汉院好老师”称号获得者。

“不负学生的求知渴望,不负领导的殷切期望,不负家长的深情重托。”杨嫣老师用这样三个“不负”来概括了她的职业使命。她始终贯彻教学兴校、科研立校的思想,把教学与科研统一于我校教育工作之中。她提倡“让学生自主放下手机听讲”的课堂理念,在授课前会依据创设的情境与精心设计的课堂案例提出问题,以小组赛、个人赛、车轮战、抢红包的形式激起学生的胜负欲,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投入课堂。曾获得汉口学院2023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校师德标兵、课堂教育质量优秀奖等多项校级荣誉。

杨嫣老师利用大量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团队参加各类课外竞赛。筛选平台、组织参赛、指导竞赛,她全情投入,将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用专业的知识与责任使命的担当为汉院学子保驾护航。近年来,她指导学生在2024年第十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三等奖、2024年第十届“东方财富杯”金融挑战赛国家三等奖、2023年东方财富杯金融知识竞赛中荣获湖北省一等奖、在2022年第九届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中获得团队一等奖。

杨嫣老师曾赴法留学数年,异国求学的经历培养她的全球化思维和强大的自学能力,在科研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她积极申报各类项目,主持参与校级立项7项,独著《企业运营管理与品牌建设研究》并发表多篇论文,参与编写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经济法》《国际结算》等教材,做到教研和科研相长,用科研反哺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升。杨嫣老师创新的思维方式、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四、汪曼,中共党员,音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研室主任,汉口学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汉院好老师”称号获得者。

汪曼老师坚信“亲其师,信其道”。教学工作核心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致力于将抽象的学科理论转化为学生可感知、可应用、可创新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与革新。她主持和参与《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AI Agent+育儿”:智能机器人在早期教育中的应用》等多项省级课题;主持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两项,《五育融合导向学前教育专业四阶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项。

汪曼老师始终坚持“科研走进课堂,教学启迪科研”,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并支持和参与校企合作项目2项,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了强劲的知识——实践学习体系,真正实现了科教融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建立科研与教学的良性循环。

她将指导学生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与科研训练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系统性指导多个学生团队参与“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从项目选题、技术路线设计到商业计划书撰写、答辩演练,进行全方位、手把手辅导。所带团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奖项2项。在她的引领下,学生们逐步建立起对教育实践的深层理解与创新意识,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收藏本页